2012年11月9日 星期五

高中小孩智慧語錄

2012/11/6
師:「屈原是哪一國人?」
生:「戰國!」

師:「請用『寧可』造一個句子。」
生:「我寧可被老師罵,也不要造這個句子!」


February 19, 2011
當抄作業的時候,由同學橫書的作業本抄到自己直書的作業本就會變成這樣:
「這篇文章是在諷刺...」--->「這篇文章是在言風刺...」
而當由同學直書的作業本抄到自己橫書的作業本就會變成這樣:
「他的家境貧窮...」--->「他的家境分貝窮...」
「耳」表示而已、罷了的語氣 --->「耳」表 一不 而已、罷了的語氣



October 29, 2010
師:「『塵』不要只把衣服穿到鹿,不穿到土。
生:「露肚子比較sexy!」


師:「請念一下麥帥為子祈禱文。」
全班:「主啊!求你塑造我的兒子,使他夠堅強到能認識自己的軟弱;……如此,我這作父親的,才敢低聲說:『我沒有虛度此生。』」
某生:「阿們!」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2012年7月6日 星期五

古文修訂:螾無爪牙之利

意外在教《勸學》的過程中看到這篇文章,對於古文的修訂方法有了新一層的認識,並了解修訂古文的思維,感謝作者。

全文請參閱 螾無爪牙之利

以下為原文摘錄:
一篇看起來越是精審、閱讀起來毫無滯礙的古文,其實可能經人為調整越是嚴重,其失真也越多。原始的古文嘛,恕我說一句不中聽的話,可說是錯字連篇,難以卒讀。從以上我分析的情況可知,這些多餘的修訂是有意義的,為的就是使之容易了解與閱讀,降低古文的難度。然而、保持原始古文是有必要的,或許以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個別字句的不同不會影響整體明確的主旨;當文本分析深入到以字以句作為單位的析論,這些微妙的差異就會明顯呈現出來。如果做一個比喻的話,修訂的古文就像仿畫,方便教育與流通,然而對於藝術的愛好者與專家而言,非得到美術館觀賞原畫或者收藏,方能感覺厭心適意。而古文也像是米開朗基羅的壁畫,要怎麼修補、修補也是一個以還原為目的的新穎破壞的過程。不止一次有專家對米開朗基羅基羅壁畫的修補感到不滿,認為破壞了原意;古文亦同,古文的殘破是事實,修補古文是一個還原同時破壞的過程,無論做到什麼樣的程度都會有人不滿。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2010漢字動畫創意競賽《超級漢字人》

財團法人漢光教育基金會
2010漢字動畫創意競賽「4C競賽-漢字動畫組 金獎」-《超級漢字人》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關於說故事這件事


在此介紹汪培珽的兩本書: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 、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More about 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More about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重點摘要: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非原文)
  • 講故事是很單純的事情,閱讀能力、好品格都是附加價值,不需要總是想看到成果。
  • 說故事的時間是親子很重要的相處時間,不論多忙,雙親都要不間斷的參與。
  • 錄音帶不能完全取代親子相處的時光,但是也能幫上一些忙。
  • 讓孩子好好享受能專注在繪圖上的時間,不需要急著認字,識字能力會自然發展。
  • 孩子不想聽不需要強迫他們,慢慢來,更不要追在孩子後面問懂了多少。
  • 把錢花在買書上面,並且打造一個到處都是書的生活環境,隨手就拿得到書。
  • 在床上看書,請留意照明。
  • 對初次進行說故事的團體,可先從口語化的故事開始,再加入繪本的圖像,之後可以開始原文呈現。

重點摘要: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非全原文)
  • 因為無法生活在全英文的環境中,加上父母對英文的掌握度也不高,所以利用英文故事書來讓孩子接收到足夠的英文語料輸入,自然就會有所輸出。
  • 一開始可以英文一句、中文一句,但之後就可以只念英文了。
  • 錄音帶並不過時,反倒是孩子很容易操作的媒材,如果出版社本身就出了錄音帶,那會減輕父母一些負擔。
  • 「強調故事,不要強調語言。」(原文P.163)吸引孩子的應該是故事的本身,不需要跟孩子區分中文故事或英文故事。
  • 「英文程度的終點線,由孩子自己決定。」(原文P.135)
  • 「我只是在幫孩子搭一座未來與世界溝通的橋樑。至於,他們願不願意走到橋的另一邊與世界接軌,全要靠孩子自己決定,父母是幫不了忙的。」(原文P.136)

重點摘要: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原文)

為了讓孩子專心聽故事,老師們可以試試以下的步驟: 
1. 用口語說故事,不要看書 
2. 一邊翻繪本,一邊逐句用口語說出來,可以將繪圖對著學生 
3. 一邊翻繪本,照本宣科地唸出來,可以將繪圖對著學生 
4. 章節故事可以照本宣科地唸,此時沒有繪圖的問題。

而說故事之前,我通常會跟全班約法三章,提出這樣的聲明: 
1.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故事,可以不要聽,在位子上做自己的事,但是不能說話。」 
2. 「當老師突然停下來時,就表示有同學在說話了。」 
3. 「除非老師主動問問題,要回答也必須舉手,沒被叫到的,就把機會讓給別人。」


2012年5月24日 星期四

金波《迷路的小孩》

More about 迷路的小孩

淚與笑 P.84

我曾因為惡作劇,
用一條毛毛蟲,
嚇哭了你。

從此,你花一般的微笑,
再也看不到。

而那次郊遊,
我又因為給你
捉到一隻花蝴蝶,
贏得了你的微笑。

其實,你也知道,
這隻花蝴蝶的昨天,
正是毛毛蟲;
然而一個帶給你眼淚,
另一個卻帶給你笑容。


雨中 P.88

沒有帶傘
在雨天裡走
用雙手遮著頭

先是怕雨點兒
淋溼了頭髮
繼而又怕雨水
打溼了衣褂
自己的兩隻手
遮不住自己的一個頭

在雨中跑著
越跑越感到懼怕
懼怕雨會越下越大

忽然
停下腳步
站在一場豪雨中
索性脫去衣服
裸露著全身

慢慢地在雨中走
忽然感到了
從未有過的
愜意和自由

一根細細的竹竿 P.135

一根細細的竹竿,
是你的手,
是你的腳,
是你的眼睛
是你最敏感的神經。
用它,你試探著
道路的凹凸不平;
用它,你嘀嘀篤篤地
敲著土地的大門。

難道只有這根竹竿
把你支撐,支撐著
你的全部生命?
我曾經看見你
時而昂起頭,
像是在傾聽;
時而又低下頭,
像是在追尋──
你是不是在追尋
失去的那雙眼睛?

那雙眼睛,曾經
像溫暖的太陽。
難道因為它熄滅了,
你的面孔
也變得冰冷?

我走過去,
牽起你的竹竿,
領你穿過
熙熙攘攘的人群;
隨後,那位大姐姐,
又送你踏上無軌電車,
一位白鬍子老爺爺,
也爭著給你讓座。

當你走下電車,
又一個比我
還小的小學生,
牽起你的竹竿說:
我們放學來接你,
你就在這兒等。

一根細細的竹竿,
不能支撐你的生命。
但它能連接起
你的手和我們的手,
你的腳和我們的腳,
你的眼睛和我們的眼睛,
你的神經和我們的神經。

你雖然失去了一雙
太陽般的眼睛,
卻得到了無數顆
太陽般的心。

王財貴《兒童讀經教育》


王財貴教授之兒童讀經教育概念摘錄:

  •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因此我們不能等到孩子能理解文意的時候才教。
  •  人有兩大學習能力,記憶力與理解力,記憶力至十三歲為最高點,之後則可能慢慢衰退。讀經即是利用這段時間,先將經典塞進孩子的腦袋,未來在他的一生中再慢慢反芻。
  • 教學流程:複習、考試、教讀


個人反思:確有其事,小時候讀過的篇章會有熟悉感,長大後了解文意時會更有探究的動力,而陌生的篇章則較難引起注意與興趣。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Flash words

2012.5.22 3:39pm (GMT+7)
如果你們沒辦法看故事,那麼我就說故事給你們聽。

2012.5.23 11:00pm (GMT+7)
我們來開讀書會吧。

2012.6.17 7:55pm (GMT+7)
我又成功的賣出一本書,我畫的豬跑掉了。

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

詹冰《誰在黑板上寫ㄅㄆㄇ》

More about 誰在黑板上寫ㄅㄆㄇ
 有趣的兒童詩,擷取三篇分享。

插秧

水田是鏡子
照映著藍天
照映著白雲
照映著青山
照映著綠樹

農夫在插秧
插在綠樹上
插在青山上
插在白雲上
插在藍天上

弟弟的日記

○年○日晴天
這學期完了
我的國文退步了
我的數學退步了
我的社會退步了
我的自然退步了
我的體重進步了

小弟弟和媽媽的會話

「媽媽,妳肚子為什麼這麼大?裡面有什麼東西?」
「小明,裡面有妹妹。」
「妹妹?叫她出來嘛,我要和她玩一玩。」
「她現在還不能出來。」
「那麼,我進去!」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筆順:方

小女不才,但真的很想知道先寫橫折勾的理由。

圖片來源: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國語會解答如下:http://stroke-order.learningweb.moe.edu.tw/instructions_5.jsp#26

Q26.為什麼「方」字第三、第四筆,是先橫折鉤,再撇?而「別」字第四、第五筆,卻是先撇筆,再橫折鉤?
答:
  1. 楷書筆順的作用:
    1. 使書寫順手,運筆流暢 。
    2. 使筆畫間組合彼此呼應,能寫出好字來。
    不過同類型的文字,作獨體時與作偏旁或部件時,其筆順可能會有不同。
  2. 「方」字楷書筆順第三筆作「橫折鉤」,第四筆作「撇」筆,其所以然者:
    1. 先寫「橫折鉤」可與第1筆的「點」呼應,易於定位,即「橫折鉤」的起筆與末端鉤起處,可與首筆「點」在同一中線上;且末筆之「撇」,其起筆可與「點」在同一中線,後沿著「橫折鉤」方向平行而撇,便易於寫出方正而美觀的「方」字來。
    2. 從「方」字的篆文「」結構看來,其末筆亦是「撇」。
    3. 從同類型的「刀、力、万」等字看來,其末筆也是「撇」筆。
  3. 「別」字原作「」,左偏旁「」下半隸變作「」,不是「力」也不是「刀」,楷書作「」,由於作為偏旁,其書寫空間已受限制,即「口」與「」上下寬窄相同,故第四筆先寫「撇」或「橫折鉤」,均無傷其間架,原無不可,但因上半「口」字第三畫短,連下「撇」筆較為順手,故採先「撇」筆後「橫折鉤」。

2012年3月9日 星期五

珍妮兒.肯儂《綠笛》


  這是一條小蛇對抗自己長大的過程,他是綠笛。

  在我有限的閱讀範疇裡,這本書是我在「故事內容」這個項目裡想都不用想的第一名,它的好或許只在於跟自己深深地共鳴──「我還是原來的我」。

  綠笛是條金黃色的小蛇,注定在成長過程中慢慢變綠。他看不起那些大蛇,懶洋洋地盤在樹枝上,討論無趣的話題。所以他不停跳動,試盡各種方法除去身上不斷冒出來的青綠色。直到有天他為了找回自己的金黃色而衝向陽光,並摔得奄奄一息,在休養的過程中,才靜靜聽到大蛇們談論過去英勇的時刻。綠笛慢慢長大,也慢慢變綠,開始有小蛇在綠笛身邊私語,懷疑綠笛老而無用。綠笛邀請小蛇一同爬樹與彈跳,綠笛說:「雖然我長大了而且變得很綠,但是,我還是原來的我。」

國文常識:衍聲複詞

http://www.wretch.cc/blog/imwang/12538634

吳建華老師告訴我們:
「衍聲複詞」與「合義複詞」是平行的兩大類,不是所有的詞都需要用雙聲疊韻來分類,如果他是合義詞,就直接從意義去解釋,這時的雙聲疊韻也沒什麼意義了,便不需要去討論雙聲或疊韻。

劉克襄《鯨魚不快樂時》



  書摘:

陷入低潮時,什麼樣的姿勢都覺得不對勁
一隻茫然的鯨魚,會像漂浮的軟木塞

一隻海鷗像個問號
聚集的海鷗會像愈來愈多的問號
終於,你發現自己有一個很重的頭
像一座無法移動的島

你向海底深處潛行,遠離島
直到結實地碰觸海床
你學會仔細地注意每一種經過的動物
在這兒你遇到了自己的安靜,也遇到其他的安靜
這是最清澈的時候

每次的海底潛航都會很疲憊
都想這是最後一次了,但你還是再次回來
當你丟棄過去的軀體,再從海底浮昇
你回到團體裡,繼續是頭愛玩的抹香鯨

其實,這一切也都是在證明
對這世界
你還保留一些至深的愛戀



同期推薦:不需要名字的水鳥、大頭鳥小傳奇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我常用的工具網站 My useful webtools

常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有的字詞、讀音皆可查詢,其中亦有易混字辨識,若要限制查詢請在欲查詢字詞前後分別加上^及$
教育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遇到字形不確定的字可以來此查詢,同時查詢目前訂定的筆順
漢典欲查詢字形來源時使用


少用
教育部成語典查詢成語典故與用法時使用,但查詢速度較慢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當無法確認標準字形時可使用
教育部常用國字辨識若有不清楚用法的字可使用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標記語料庫當需要查詢字詞在一般文件中的用法或是欲搜尋例句時可使用
師大國語中心ACCESS全漢字檢索系統主要做部件教學使用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當無法確認字形來源時可至此查尋

還沒想到怎麼用的好用連結 Useful links that I seldom used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體系教學影帶網站內含教學設計、班級經營及各科等豐富的教學影帶,可免費下載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教育影片內含師資培育及各科豐富的教學影帶,可免費下載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教育影片及出版品
蔡志忠漫畫改編電腦動畫資料庫內含孔老莊孟等中國古典文學動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