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7日 星期三

讀《黑潮島航》KUROSHIO'S VOYAGE

和金磊的相遇其實是很多線索的鋪陳,從客運上的鄰座乘客開始,與謙稱船員的船長聊潛水與鯨豚,至轉職環境教育領域的海洋講座。正當早就晚了準備看「黑潮島航」時,又在旅行中不斷相遇這本書,高雄三餘書店、花蓮廢在這。黑潮由一群熱愛海洋、著迷於鯨豚的超級粉絲們組成,以島民的身分,認識與守護藍色國土。

二零零三年黑潮繞島,二零一八年黑潮二十歲時再次開啟了「島航」計畫。在這趟旅程中以嚴謹的科學方法蒐集「海洋廢棄物及塑膠微粒」、「水下聲音及噪音」、「海水溶氧量」等資料。面對不同天候狀況,仍要堅持重複相同取樣方法以獲得一致的資料,或能從資料中明白行走下去的方向。「規律的行動和獲得啟示向來都是堅定的盟友,而小頓悟往往是機械反覆演練的尋常產物。(repetitive motion tasks)」(P.78) 「這種漫長、不能肯定盡頭,卻不能有任何環節不一致的行動,讓看似無聊的複沓產生了光輝。」(P.93)

人類發展與自然環境充滿拉扯,在這個星球上,人類以什麼樣的角色生存著?「問題是長毛象、劍齒虎並不為了施永青的房地產利益而滅絕的,而生物在人類文明快速演化的數千年來,退讓得已經太多了,即便多考慮一點,都不配說是償還。」(P.89) 「那一方方吞吐切割的不是土地,而是良心;而那一鏟鏟傾倒填入的,則是永遠溪壑無厭的貪慾。」(P.306)

駭人的環境議題究竟是自然的演替或是警鐘,說與不說、倡議與不倡議,面對無盡的挫折與失落,該繼續勇敢或是閉上眼睛?「而淨灘活動的辦理,並不是真的認為藉由淨灘可以將這些垃圾清理乾淨,而是參與者或許有可能因此改變自身的消費行為,或者環境觀點。換句話說,培養一群有環境觀點,或可溝通的人。」(P.148)

和黑潮的相遇像場夢,密集地、專一地、共同地,閱讀彼此,駛向一方。「今天用餐的時候,王傑老師突然說,這幾天好像一場夢一樣。金磊則回應,如果老師繼續出海,繼續和『黑潮』有活動上的聯繫,夢就會繼續下去。」(P.224) 吉拉米代,亦然。